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
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中原银行”,股票代码:01216.HK/601375.SH)是河南省唯一一家省级城市商业银行,也是中国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城商行之一。自2014年由河南省13家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成立以来,中原银行立足河南、服务中原,以“服务地方经济、服务中小企业、服务城乡居民”为使命,依托区域经济优势与市场化机制,逐步成长为资产规模超万亿元、综合实力稳居城商行第一梯队的综合性商业银行,在支持河南“中部崛起”、服务中小微企业、助力乡村振兴等领域形成鲜明特色,被誉为“中原经济发展的金融引擎”。
一、历史沿革与基本概况
1. 成立背景与合并重组
中原银行的诞生是河南省金融改革的重要成果。2014年12月,根据河南省政府“城商行整合计划”,由原郑州银行、洛阳银行、平顶山银行、焦作银行等13家河南省内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设立,初始注册资本342.5亿元,总部位于郑州。这一合并不仅化解了部分城商行的风险,更整合了省内金融资源,形成规模效应,成为河南省金融体系的“支柱型”机构。
2. 上市与资本运作
- H股上市:2017年7月,中原银行在香港联交所上市(股票代码:01216.HK),成为河南省首家上市城商行;
- A股上市:2021年10月,中原银行在上交所上市(股票代码:601375.SH),实现“A+H”股双资本运作,进一步强化市场竞争力。
3. 股东结构:地方国资与多元协同
截至2023年末,中原银行前三大股东为:
- 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(持股10.25%,河南省属国有资本运营平台);
- 香港中央结算(代理人)有限公司(持股8.13%,代表境外机构投资者);
- 河南省财政厅(持股7.94%,代表省级财政出资)。
股东结构以地方国有资本为核心,叠加国际金融机构与省级财政,形成“政策引导+市场活力+财政支持”的治理格局。
二、定位与核心特色
中原银行的核心定位是“中原经济区核心金融服务商”,以“客户中心、创新驱动、区域深耕”为发展理念,聚焦“河南‘十大战略’(如先进制造业强省、乡村振兴、文旅文创融合等)”,构建“公司金融、零售金融、金融市场”协同发展的战略格局,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。其特色可概括为:
1. 区域深耕,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
立足河南“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”“中原经济区”“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”等国家战略叠加区,重点服务河南“1+8”郑州都市圈、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例如:
- 为郑州航空港区提供“临空经济”金融服务,支持富士康、超聚变等龙头企业;
- 为洛阳装备制造、漯河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提供“链式金融”,2023年供应链金融融资规模超2000亿元;
- 参与河南“三个一批”(签约一批、开工一批、投产一批)重大项目,2023年投放重大项目贷款超800亿元。
2. 小微金融标杆,服务实体“毛细血管”
中原银行是国内城商行中小微金融的标杆,提出“小微金融专家”战略,通过“产品创新+模式升级”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:
- 产品矩阵:推出“商易贷”“政采贷”“科创贷”等纯线上信用贷款产品,额度最高1000万元,基于税务、流水、供应链等数据实现“秒级审批”;
- 服务模式:建立“小微金融服务专营机构”,在河南18个地市设立500余家小微网点,提供“一企一策”综合服务;
- 政策支持:疫情期间推出“延期还本付息”“减费让利”政策,2023年累计为小微企业降本超25亿元,服务小微客户超30万户。
3. 乡村振兴主力,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
作为河南省乡村振兴金融主力军,中原银行构建“县域支行+乡镇金融服务站+村金融协理员”三级服务网络,推出“乡村振兴贷”“农户经营贷”“粮食收购贷”等特色产品:
- 2023年涉农贷款余额超1800亿元,服务农户超40万户;
- 在河南108个县(市)设立县域支行,覆盖95%的乡镇,设立“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”超2000个;
- 创新“农业供应链金融”模式,支持双汇、牧原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,带动上下游农户增收。
4. 科技驱动创新,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
以“数字中原”为战略方向,年均科技投入占营收比例超4%(2023年超20亿元),科技人才占比超30%,自主研发“中原银行APP”“智能风控平台”“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”等核心系统,实现“线上化、智能化、生态化”服务:
- “中原银行APP”月活用户超2000万,集成“金融+生活”场景(如缴费、出行、医疗);
- “智能风控大脑”通过大数据与AI技术,实现客户精准画像与风险实时监测,不良贷款率连续多年低于行业平均水平(2023年为1.05%);
- 推出“元宇宙网点”“数字员工”等创新服务,提升客户体验。
三、业务模式与市场表现
1. 公司金融:服务实体经济的“综合服务商”
公司金融业务以“先进制造、绿色产业、科创企业、中小微企业”为核心客群,提供“融资+融智”综合服务:
- 先进制造:为河南“5大优势产业”(装备制造、食品制造、电子信息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)提供中长期贷款、银团贷款等服务,2023年制造业贷款余额超2500亿元;
- 绿色金融:制定“双碳”战略目标,2023年绿色信贷余额超1200亿元,清洁能源贷款增速超35%,支持风电、光伏、储能等项目超400个;
- 科创金融:推出“科创贷”“投联贷”等产品,联合河南投资集团、中原科技城等机构,为“专精特新”企业提供“股权+债权”融资,2023年科创企业贷款余额超1000亿元,服务“专精特新”小巨人企业超300家。
2. 零售金融:财富管理与民生服务的“贴心管家”
零售业务以“财富管理+消费金融+社区金融”为核心,服务河南居民全生命周期需求:
- 财富管理:推出“中原财富”“私行专属”等品牌,2023年理财产品规模超3000亿元,私行AUM超500亿元,客户数同比增长25%;
- 消费金融:“中原银行信用卡”累计发卡量超1500万张,通过“积分商城”“车主服务”“分期商城”等场景化运营,2023年信用卡交易额超3000亿元;
- 社区金融:在全国设立超1000家社区网点(含自助银行),覆盖居民生活圈,提供“金融+生活”服务(如代缴费、社区团购),2023年社区金融客户超5000万户。
3. 金融市场:同业合作与轻资本转型的“试验田”
金融市场业务以“轻资本、高回报”为目标,重点发展同业金融、资产管理及跨境业务:
- 同业金融:与银行、券商、保险等金融机构建立“同业联盟”,通过资金拆借、债券交易、资产托管等业务,2023年同业资产规模超6000亿元;
- 资产管理:旗下中原理财(理财子公司)管理规模超3500亿元,产品涵盖固收、权益、另类投资等,2023年净利润超20亿元;
- 跨境金融:依托河南自贸区政策优势,开展FT账户(自由贸易账户)业务,为外贸企业提供汇率避险、跨境融资等服务,2023年跨境结算量超800亿美元。
4. 资产规模与质量
截至2023年末,中原银行总资产达1.3万亿元,较年初增长6.8%;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20亿元,净利润230亿元,同比增长8.5%;不良贷款率1.05%(低于行业平均水平),拨备覆盖率380%(风险抵补能力充足)。
四、战略愿景与社会责任
1. 战略目标
中原银行的长期愿景是“成为中原经济区最具影响力的现代商业银行”。未来将聚焦三大方向:
- 深化区域深耕:强化“中原经济区”战略支点作用,拓展豫北、豫南及毗邻省份市场;
- 加速科技转型:加大AI、大数据、区块链等技术投入,推动“智能风控”“智能投顾”“数字员工”等创新应用;
- 打造特色品牌:围绕“小微金融”“乡村振兴”“绿色金融”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,成为中原地区企业和居民的首选银行。
2. 社会责任
- 支持乡村振兴:2023年发放乡村振兴贷款超500亿元,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、特色农业产业园等项目;开展“中原银行助农直播”,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超10亿元;
- 助力绿色转型:设立“碳中和”专项基金,支持河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、新能源项目建设;2023年绿色债券承销规模超150亿元,绿色信贷增速居城商行前列;
- 公益惠民:开展“中原银行助学计划”“乡村医疗捐赠”等公益项目,累计捐赠超10亿元,覆盖教育、医疗、扶贫等领域;疫情期间向河南及上海等疫区捐赠超3亿元物资;
- 金融知识普及:在全国设立“中原银行金融教育示范基地”,开展“进社区、进校园”活动超800场,覆盖人群超400万人次。
总结
中原银行凭借“区域深耕+小微金融+科技赋能”的独特优势,已成长为中原经济区服务实体经济的“金融主力军”。未来,随着河南“中部崛起”战略深入推进与数字化转型加速,中原银行有望进一步巩固在小微金融、乡村振兴领域的领先地位,成为中国城商行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样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