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机构大全 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

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

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郑州银行”,股票代码:002936.SZ/06196.HK)是河南省首家“A+H”双上市城市商业银行,也是中原地区重要的区域性金融机构。自1996年成立以来,郑州银行立足郑州“国家中心城市”“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”区位优势,以“服务地方经济、服务中小微企业、服务城乡居民”为核心使命,依托地方国资背景与市场化运作机制,逐步成长为资产规模超万亿元、特色鲜明的区域标杆银行,在支持河南“十大战略”、服务中小微企业、助力乡村振兴等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。



一、历史沿革与基本概况

1. 成立背景与发展历程

郑州银行的诞生是郑州市金融改革的重要成果。1996年,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,由郑州市财政局、郑州纺织机械厂等12家郑州本地政府平台与企业联合发起设立,初始注册资本2.5亿元,前身为“郑州城市合作银行”。2008年更名为“郑州银行”,2015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(股票代码:06196.HK),成为河南省首家H股上市城商行;2018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(股票代码:002936.SZ),成为河南省首家“A+H”双上市城商行,进一步强化资本实力与市场竞争力。近年来,郑州银行围绕“立足郑州、辐射中原、服务河南”战略,持续深化与地方政府、企业的合作,强化市场化运作能力,逐步成为中原地区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。

2. 股东结构:地方国资主导,多元协同

截至2023年末,郑州银行前三大股东为:

  • 郑州市财政局(持股19.91%,郑州市政府全资控股,代表市级政府出资);
  • 郑州投资控股有限公司(持股14.90%,郑州市属国有资本运营平台,实际控制人为郑州市政府);
  • 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(持股7.00%,河南省属国有投资平台,实际控制人为河南省国资委)。
    股东结构以地方国资为核心(合计持股超40%),叠加省级国资与央企金融机构,形成“政策引导+市场活力+区域协同”的治理格局。


二、定位与核心特色

郑州银行的核心定位是“中原区域金融标杆银行”,以“客户中心、创新驱动、区域深耕”为发展理念,聚焦“中小微企业、先进制造、绿色金融、乡村振兴”四大战略,依托郑州“国家中心城市”“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”“国家物流枢纽”优势,构建“公司金融、零售金融、金融市场”协同发展的特色体系,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。其特色可概括为:

1. 服务“国家中心城市”,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

郑州银行以“服务郑州国家中心城市”为战略核心,依托郑州“米”字形高铁枢纽、“空中丝绸之路”核心节点、“国家物流枢纽”等区位优势,构建“枢纽经济+产业金融”服务体系:

  • 枢纽经济支持: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、中欧班列(郑州)集结中心等重大项目提供中长期贷款、银团贷款,重点支持航空物流、跨境电商、多式联运等领域,2023年枢纽经济贷款余额超600亿元;
  • 先进制造赋能:聚焦河南“换道领跑”战略,为郑州“156”先进制造业集群(15个千亿级、6个5000亿级产业集群)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,支持郑煤机、宇通客车、超硬材料等龙头企业,2023年制造业贷款余额超400亿元;
  • 数字经济赋能:推出“郑银数智贷”“区块链供应链金融”等产品,为郑州“数字经济核心产业”(如网络安全、人工智能、软件和信息服务)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,2023年数字经济贷款余额超200亿元。

2. 普惠金融先锋,破解中小微融资难题

郑州银行以“服务中小微”为立行之本,针对小微企业“短、小、频、急”的融资需求,推出“郑商贷”“小微快贷”等纯线上信用贷款产品,通过“大数据+AI”技术实现“秒级审批”,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:

  • 产品创新:开发“科创贷”“政采贷”“供应链金融”等场景化产品,覆盖制造业、批发零售业、服务业等多领域;
  • 服务下沉:在郑州及河南县域设立超700个小微服务网点(含社区支行),提供“上门服务”“一对一咨询”等个性化服务;
  • 政策支持:疫情期间推出“延期还本付息”“减费让利”政策,2023年累计为小微企业降本超45亿元,服务小微客户超200万户。

3. 绿色金融实践,助力“双碳”目标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

依托河南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”国家战略,郑州银行打造“绿色金融”特色品牌,构建“绿色信贷+绿色债券+碳金融”全链条服务体系:

  • 绿色信贷:制定“双碳”专项授信政策,2023年绿色信贷余额超150亿元,清洁能源贷款增速超50%;
  • 绿色债券:发行绿色金融债超80亿元,支持风电、光伏、生物质能等项目;
  • 生态保护金融:推出“黄河流域生态修复贷”“湿地保护贷”等产品,为郑州“黄河文化公园”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”等生态项目提供资金支持,2023年生态保护相关贷款余额超30亿元。

4. 乡村振兴赋能,助力河南农业强省建设

郑州银行聚焦河南“农业强省”“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”战略,打造“乡村振兴金融”特色品牌,构建“农户经营+农村基建+农业产业”全周期服务体系:

  • 农户经营贷:推出“郑银农贷”“乡村振兴e贷”等产品,为种植、养殖农户提供纯信用贷款,2023年农户贷款余额超200亿元,服务农户超12万户;
  • 农村基建支持:为高标准农田建设、农村公路改造、水利工程等项目提供中长期贷款,2023年农村基建贷款余额超120亿元;
  • 农业产业升级:支持河南“十大优势特色农业”(如小麦、玉米、生猪、食用菌等),为双汇发展、牧原股份等龙头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,2023年农业产业链贷款余额超80亿元。


三、业务模式与市场表现

1. 公司金融:服务实体经济的“综合服务商”

公司金融业务以“中小微企业+先进制造+绿色产业”为核心客群,提供“融资+融智”综合服务:

  • 中小微支持:2023年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500亿元,服务企业超16万户;推出“无还本续贷”“随借随还”等产品,缓解企业还款压力;
  • 先进制造支持:2023年制造业贷款余额超400亿元,覆盖郑州“156”先进制造业集群;
  • 绿色金融支持:2023年绿色信贷余额超150亿元,清洁能源贷款增速超50%。

2. 零售金融:社区居民的“财富管家”

零售业务以“社区居民+新市民”为核心,构建“财富管理+消费金融+场景金融”体系:

  • 财富管理:推出“郑银理财”“私行专属”等品牌,2023年理财产品规模超5000亿元,私行AUM超1200亿元,客户数同比增长60%;
  • 消费金融:“郑州银行信用卡”累计发卡量超280万张,针对社区消费场景推出“购物分期”“加油返现”等服务,2023年信用卡交易额超4500亿元;
  • 新市民服务:为进城务工人员、高校毕业生提供“租房贷”“创业贷”等产品,2023年新市民贷款余额超60亿元。

3. 金融市场:同业合作与轻资本转型

金融市场业务以“轻资本、高回报”为目标,重点发展同业金融、资产管理及跨境业务:

  • 同业合作:与银行、券商、保险等金融机构建立“同业联盟”,通过资金拆借、债券交易、资产托管等业务,2023年同业资产规模超1.5万亿元;
  • 资产管理:旗下郑银理财(理财子公司)管理规模超4500亿元,产品涵盖固收、权益、另类投资等,2023年净利润超50亿元;
  • 跨境金融:依托河南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,开展FT账户(自由贸易账户)业务,为中欧班列(郑州)、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汇率避险、跨境融资等服务,2023年跨境结算量超50亿美元。

4. 资产规模与质量

截至2023年末,郑州银行总资产达1.2万亿元,较年初增长13%;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,净利润85亿元,同比增长28%;不良贷款率1.05%(低于行业平均水平),拨备覆盖率480%(风险抵补能力充足)。



四、战略愿景与社会责任

1. 战略目标

郑州银行的长期愿景是“成为中原地区领先的现代城商行”。未来将聚焦三大方向:

  • 深化区域深耕:强化“郑州主阵地”服务模式,拓展郑州“一核两带”(中心城区核心、东部生态经济带、西部产业经济带)及河南县域市场;
  • 加速科技转型:加大AI、大数据、区块链等技术投入,推动“全链路智能化”服务升级(如数字员工、智能投顾);
  • 强化产融协同:围绕河南“十大战略”“国家中心城市”建设,深化与龙头企业的合作,打造“产业金融生态圈”。

2. 社会责任

  • 支持乡村振兴:推出“乡村振兴贷”“农户经营贷”,2023年涉农贷款余额超250亿元,服务农户超13万户;在河南18个地市设立“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”,覆盖4000个行政村;
  • 助力绿色转型:设立“碳中和”专项基金,支持河南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”“光伏农业”等项目;2023年绿色信贷余额超150亿元,清洁能源贷款增速超50%;
  • 公益惠民:开展“郑银助学计划”“乡村医疗捐赠”等公益项目,累计捐赠超30亿元;疫情期间向郑州及河南其他疫区捐赠超8亿元物资;
  • 金融知识普及:在全国设立“郑银金融教育示范基地”,开展“进社区、进校园”活动超3500场,覆盖人群超1200万人次。


总结

郑州银行凭借“地方国资活力+国家中心城市区位优势+科技驱动创新”的独特优势,已成长为河南服务中小微、先进制造、乡村振兴与民生的标杆银行。未来,随着郑州“国家中心城市”建设、“中原经济区”一体化发展及数字化转型加速,郑州银行有望进一步巩固在区域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,成为中国城商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