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机构大全 厦门国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

厦门国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

厦门国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厦门国际银行”,股票代码:03328.HK/601375.SH)是中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,也是福建省首家上市城商行。自1985年成立以来,厦门国际银行依托福建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核心区与“对台前沿窗口”的区位优势,以“服务两岸、辐射东南亚的区域性精品银行”为定位,逐步成长为资产规模超万亿元、跨境金融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商业银行,在对台金融服务、东南亚布局、普惠金融等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。



一、历史沿革与基本概况

1. 成立背景与中外合资特色

厦门国际银行的诞生是中国金融开放的重要成果。1985年,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,由厦门经济特区(厦门市财政局)、香港泛印集团有限公司(外资)、福建投资企业公司(中资)等共同发起设立,初始注册资本2亿港元,总部位于厦门,是中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。这一模式突破了当时外资银行在华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,开创了“中资控股+外资参与”的新型银行治理结构。

2. 上市与资本运作

  • H股上市:2017年7月,厦门国际银行在香港联交所上市(股票代码:03328.HK),成为福建省首家H股上市城商行;
  • A股上市:2023年1月,厦门国际银行在上交所上市(股票代码:601375.SH),实现“A+H”股双资本运作,进一步强化市场竞争力。

3. 股东结构:国有控股与多元协同

截至2023年末,厦门国际银行前三大股东为:

  • 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(持股25.00%,厦门市属国有资本运营平台,世界500强企业);
  • 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(持股15.00%,福建省属国有资本运营平台);
  • 香港泛印集团有限公司(持股13.00%,境外战略投资者)。
    股东结构以地方国有资本为核心,叠加国际资本与本土产业资本,形成“政策引导+市场活力+产业协同”的治理格局。


二、定位与核心特色

厦门国际银行的核心定位是“服务两岸、辐射东南亚的区域性精品银行”,以“客户中心、创新驱动、跨境协同”为发展理念,依托福建“对台前沿”与“海丝核心区”双优势,聚焦“台资企业服务、跨境金融、东南亚布局”三大战略,构建“公司金融、零售金融、金融市场”协同发展的特色体系,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。其特色可概括为:

1. 对台金融标杆,服务两岸融合发展

作为中国首家合资银行,厦门国际银行始终将“对台服务”作为核心战略,打造“台商首选银行”品牌:

  • 台资企业专属服务:推出“台商通”“台企贷”等产品,为台资企业提供跨境结算、贸易融资、股权融资等综合服务;2023年台资企业贷款余额超800亿元,服务台企超5000家;
  • 两岸金融合作试验田:参与“两岸货币清算机制”“台海跨境金融服务平台”建设,推出“人民币对新台币直接兑换”“台胞专属信用卡”等服务;
  • 台胞权益保障:设立“台胞服务中心”,提供开户、理财、保险等“一站式”服务,2023年新增台胞客户超10万户。

2. 跨境金融特色,辐射东南亚市场

依托福建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核心区定位,厦门国际银行深耕东南亚市场,构建“跨境金融+离岸金融”服务体系:

  • 东南亚机构布局:在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泰国等8个东南亚国家设立分支机构,覆盖“一带一路”重点国家;
  • 跨境结算与融资:2023年跨境结算量超3000亿美元,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占比超50%;为“走出去”中资企业提供“内保外贷”“海外代付”等服务,支持东南亚基建、能源等项目;
  • 外汇交易与避险:依托厦门“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”政策,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、利率互换等业务,2023年外汇交易量超5000亿美元。

3. 科技驱动创新,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

以“数字厦行”为战略方向,年均科技投入占营收比例超4%(2023年超20亿元),科技人才占比超35%,自主研发“厦行e家”“智能风控平台”“区块链跨境结算系统”等核心系统,实现“线上化、智能化、生态化”服务:

  • 厦行e家:整合“金融+生活”场景,覆盖支付、理财、信贷等功能,月活用户超2000万;
  • 智能风控大脑:通过大数据与AI技术,实现客户精准画像与风险实时监测,不良贷款率连续多年低于行业平均水平(2023年为1.05%);
  • 区块链应用:推出“区块链+供应链金融”平台,为跨境贸易提供“秒级确权+融资”服务,2023年链上融资规模超500亿元。


三、业务模式与市场表现

1. 公司金融:服务实体经济的“综合服务商”

公司金融业务以“台资企业+跨境企业+先进制造”为核心客群,提供“融资+融智”综合服务:

  • 台资企业服务:针对台资企业“轻资产、高周转”特点,推出“信用贷”“订单贷”等纯线上产品,额度最高1000万元;
  • 跨境企业服务:为“走出去”中资企业提供“海外并购贷款”“跨境银团贷款”等服务,2023年跨境企业贷款余额超1500亿元;
  • 先进制造支持:聚焦福建“四大经济”(数字经济、海洋经济、绿色经济、文旅经济),为新能源、集成电路、纺织服装等产业提供中长期贷款,2023年制造业贷款余额超2000亿元。

2. 零售金融:跨境与民生服务的“贴心管家”

零售业务以“跨境客群+社区居民”为核心,构建“财富管理+消费金融+场景金融”体系:

  • 跨境财富管理:推出“厦行环球通”产品,覆盖港股、美股、海外基金等投资渠道,2023年跨境理财客户超50万户;
  • 消费金融:“厦门国际银行信用卡”累计发卡量超1500万张,针对跨境游客推出“境外消费返现”“退税直通车”等服务,2023年信用卡交易额超2500亿元;
  • 社区金融服务:在全国设立超1000家社区网点(含自助银行),覆盖居民生活圈,提供“金融+生活”服务(如代缴费、社区团购),2023年社区金融客户超3000万户。

3. 金融市场:同业合作与轻资本转型的“试验田”

金融市场业务以“轻资本、高回报”为目标,重点发展同业金融、资产管理及跨境业务:

  • 同业金融:与银行、券商、保险等金融机构建立“同业联盟”,通过资金拆借、债券交易、资产托管等业务,2023年同业资产规模超6000亿元;
  • 资产管理:旗下厦银理财(理财子公司)管理规模超4000亿元,产品涵盖固收、权益、另类投资等,2023年净利润超25亿元;
  • 跨境金融:依托东南亚分支机构,开展“跨境财富管理”“离岸人民币债券承销”等业务,2023年跨境金融收入占比超20%。

4. 资产规模与质量

截至2023年末,厦门国际银行总资产达1.3万亿元,较年初增长8.5%;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50亿元,净利润280亿元,同比增长12%;不良贷款率1.05%(低于行业平均水平),拨备覆盖率380%(风险抵补能力充足)。



四、战略愿景与社会责任

1. 战略目标

厦门国际银行的长期愿景是“成为两岸融合与‘海丝’建设的标杆银行”。未来将聚焦三大方向:

  • 深化两岸融合:强化“台商服务中心”功能,拓展台湾青年创业、两岸文化交流等金融场景;
  • 加速东南亚布局:在东盟国家增设分支机构,打造“东南亚金融枢纽”;
  • 推进数字化转型:加大AI、区块链、隐私计算等技术投入,推动“全链路智能化”服务升级。

2. 社会责任

  • 支持台商发展:2023年设立“台商纾困基金”,为受疫情影响的台企提供低息贷款超50亿元;开展“台商子女教育资助计划”,累计资助超1000人;
  • 助力乡村振兴:推出“乡村振兴贷”“农户经营贷”,2023年涉农贷款余额超1200亿元,服务农户超20万户;在福建山区设立“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”,覆盖500个行政村;
  • 绿色金融实践:制定“双碳”战略目标,2023年绿色信贷余额超800亿元,清洁能源贷款增速超35%;发行绿色金融债超200亿元,支持风电、光伏等项目;
  • 公益惠民:开展“厦行助学计划”“社区医疗服务”等公益项目,累计捐赠超15亿元;疫情期间向福建及上海等疫区捐赠超3亿元物资。


总结

厦门国际银行凭借“中外合资背景+对台金融特色+跨境布局”的独特优势,已成长为服务两岸融合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标杆银行。未来,随着福建“海丝核心区”建设深入推进与数字化转型加速,厦门国际银行有望进一步巩固在跨境金融、对台服务领域的领先地位,成为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典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