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金城银行股份有限公司
天津金城银行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金城银行”,股票代码:000001.SZ)是中国首批试点的5家民营银行之一,也是天津市首家民营银行。自2015年成立以来,金城银行依托天津滨海新区的区位优势与股东产业资源,以“服务中小微企业、支持实体经济”为核心使命,逐步成长为资产规模超千亿元的特色化民营银行,在供应链金融、普惠金融、跨境金融等领域形成鲜明特色,被誉为“天津金融改革的试验田”。
一、历史沿革与基本概况
1. 成立背景与更名历程
金城银行的诞生是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成果。2015年6月,原银监会批准筹建金城银行;2016年6月,正式在天津开业,初始注册资本30亿元,是中国首批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。2020年,金城银行更名为“天津金城银行股份有限公司”,进一步强化区域定位。
2. 股东结构:民营资本主导,多元协同
截至2023年末,金城银行前三大股东为:
- 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(持股29.98%,天津市属国有资本运营平台);
- 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(持股15.38%,天津本土化工产业龙头);
-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(持股11.67%,中央企业)。
国有资本与优质产业资本协同,形成“政策引导+市场运作”的治理格局。
二、定位与核心特色
金城银行的核心定位是“服务国家战略的区域性综合银行”,以“客户中心、创新驱动、协同发展”为发展理念,依托天津“一基地三区”(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、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、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、改革开放先行区)定位,聚焦“中小微企业、供应链上下游、新市民”三大客群,打造“区域深耕、特色鲜明、科技赋能”的差异化竞争优势。其特色可概括为:
1. 深耕区域经济,服务天津及北方发展
立足天津滨海新区区位优势,重点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(如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、雄安新区建设)、东北振兴(服务辽宁、吉林重点项目)及“一带一路”中蒙俄经济走廊(支持跨境贸易、中欧班列等)。例如,为天津港(北方国际航运枢纽)提供“港口金融”服务,为滨海新区“于家堡金融区”“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”企业提供定制化融资方案。
2. 供应链金融特色鲜明,服务产业生态
依托股东产业资源(如天津钢铁、渤海化工等),金城银行构建“产业+金融”生态,围绕核心企业(如中芯国际、一汽丰田)的上下游中小供应商,提供“应收账款融资”“订单融资”“存货质押融资”等服务,解决产业链“短链、断链”痛点。2023年供应链金融融资规模超500亿元,服务核心企业超200家,惠及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超3000户。
3. 科技驱动创新,数字化转型加速
以“数字金城”为战略方向,年均科技投入占营收比例超4%(2023年超10亿元),科技人才占比超30%,自主研发“金城银行APP”“智能风控平台”“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”等核心系统,实现“线上化、智能化、生态化”服务。例如,“金城e贷”纯线上信用贷款产品,基于大数据实现“秒级审批”,2023年小微线上贷款占比超80%。
三、业务模式与市场表现
1. 公司金融:服务实体经济的“综合服务商”
公司金融业务以“先进制造、绿色产业、科创企业、中小微企业”为核心客群,提供“融资+融智”综合服务:
- 科创金融:推出“科创贷”“投联贷”等产品,联合VC/PE机构为“专精特新”企业提供“股权+债权”融资,2023年科创企业贷款余额超400亿元,服务“专精特新”小巨人企业超150家;
- 绿色金融:制定“双碳”战略目标,2023年绿色信贷余额超300亿元,清洁能源贷款增速超35%,支持风电、光伏等清洁能源项目超100个;
- 普惠金融:通过“小微快贷”“政采贷”等产品,为小微企业提供纯线上信用贷款,2023年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600亿元,服务小微客户超40万户;疫情期间推出“延期还本付息”“减费让利”政策,累计为企业降本超10亿元。
2. 零售金融:新市民与社区金融的“贴心管家”
零售业务以“新市民(进城务工人员、高校毕业生)+社区居民”为核心,构建“财富管理+消费金融+场景金融”体系:
- 新市民金融:提供“租房贷”“创业贷”“子女教育贷”等产品,2023年新市民贷款余额超200亿元;
- 消费金融:“金城信用卡”累计发卡量超800万张,通过“积分商城”“车主服务”“分期商城”等场景化运营,2023年信用卡交易额超1500亿元;
- 社区金融:在全国设立超500家社区网点(含自助银行),覆盖居民生活圈,提供“金融+生活”服务(如代缴费、社区团购),2023年社区金融客户超3000万户。
3. 金融市场:跨境金融与同业合作的“试验田”
金融市场业务以“轻资本、高回报”为目标,重点发展同业金融、资产管理及跨境业务:
- 跨境金融:依托天津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,开展FT账户(自由贸易账户)业务,为外贸企业提供汇率避险、跨境融资等服务,2023年跨境结算量超800亿美元;
- 同业合作:与银行、券商、保险等金融机构建立“同业联盟”,通过资金拆借、债券交易、资产托管等业务,2023年同业资产规模超2万亿元;
- 资产管理:旗下金城理财(理财子公司)管理规模超1.2万亿元,产品涵盖固收、权益、另类投资等,2023年净利润超15亿元。
4. 资产规模与质量
截至2023年末,金城银行总资产达1.2万亿元,较年初增长5.8%;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50亿元,净利润120亿元,同比增长8.5%;不良贷款率1.08%(低于行业平均水平),拨备覆盖率275%(风险抵补能力充足)。
四、战略愿景与社会责任
1. 战略目标
金城银行的长期愿景是“成为中国北方最具活力的现代化商业银行”。未来将聚焦三大方向:
- 深化区域深耕:强化“京津冀协同发展”战略支点作用,拓展东北、西北及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市场;
- 加速科技转型:加大AI、大数据、区块链等技术投入,推动“智能风控”“智能投顾”“数字员工”等创新应用;
- 打造特色品牌:围绕“供应链金融”“科创金融”“跨境金融”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,成为产业金融领域的标杆银行。
2. 社会责任
- 支持乡村振兴:推出“乡村振兴贷”“农户经营贷”,2023年涉农贷款余额超200亿元,服务农户超10万户;在河北、山东等地设立“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”,覆盖1000个行政村;
- 助力绿色转型:设立“碳中和”专项基金,支持风电、光伏等清洁能源项目;2023年绿色债券承销规模超200亿元,绿色信贷增速居行业前列;
- 公益惠民:开展“金城助学计划”“乡村医疗捐赠”等公益项目,累计捐赠超5亿元,覆盖教育、医疗、扶贫等领域;疫情期间向湖北等疫区捐赠超2亿元物资;
- 金融知识普及:在全国设立“金城金融教育示范基地”,开展“进社区、进校园”活动超600场,覆盖人群超200万人次。
总结
金城银行凭借“民营基因+区域优势+科技赋能”的独特优势,已成长为服务国家战略、支持实体经济的“金融生力军”。未来,随着区域协同深化与数字化转型推进,金城银行有望进一步巩固在供应链金融、科创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,成为中国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样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