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机构大全 北京中关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

北京中关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

中关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中关村银行”)是北京首家民营银行,也是全国首批试点的5家民营银行之一(2017年获批开业)。作为服务于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特色银行,其定位聚焦“科技金融”,以“服务科技企业、支持创新创业”为核心使命,是国内较早探索“科技银行”模式的民营银行代表。


一、历史沿革与基本概况

  • 成立背景:2015年,银保监会启动民营银行试点,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。中关村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“高地”(聚集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、科研机构和创业者),亟需一家懂科技、服务科技的银行。2016年12月,原银监会批复同意筹建中关村银行;2017年6月,正式开业,注册地为北京海淀区(中关村核心区)。
  • 股东结构:由中关村地区11家优质企业联合发起设立,涵盖科技、金融、投资等领域,体现“科技+金融”的股东背景。主要股东包括: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持股29.8%,国内领先的企业云服务与软件龙头)、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持股27.5%,环保科技领军企业)、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(持股9.9%)等。


二、定位与核心特色

中关村银行的核心定位是“科技银行、互联网银行”,差异化聚焦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创业者,致力于解决科技企业“轻资产、高成长、重研发”的融资痛点。其特色可概括为:

1. 服务客群精准

以“硬科技”“专精特新”企业为核心服务对象,覆盖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同时延伸至科技型小微企业、创业团队及个人创业者。

2. 科技赋能服务

依托股东在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资源(如用友的企业服务平台),构建“数字化风控+线上化服务”模式,通过企业税务、社保、知识产权、供应链等多维度数据,实现客户精准画像与快速授信,降低融资门槛。

3. 产品模式创新

针对科技企业“轻资产、缺抵押”的特点,推出差异化金融产品:

  •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:以企业发明专利、软件著作权等无形资产为质押,解决抵押不足问题;
  • 认股权贷款:向早期科技企业提供债权融资,同时附加未来认购企业股权的期权,分享成长收益;
  • 科技供应链金融:围绕核心科技企业,为其上下游中小供应商提供应收账款融资、订单融资等服务;
  • 创客贷:面向初创期科技团队,基于创业项目前景、团队背景等软信息给予信用贷款。


三、业务模式与市场表现

1. 纯线上化运营

作为民营银行,中关村银行无物理网点(仅设总行),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业务,通过API接口与企业服务平台(如用友、金蝶)、政务平台(如北京企业服务e窗通)等对接,实现客户线上申请、智能审批、快速放款,提升服务效率(部分产品可实现“分钟级”授信)。

2. 资产规模与质量

截至2023年末,中关村银行总资产超1500亿元,贷款余额超1000亿元,其中科技型企业贷款占比超80%,服务科技企业超4万家(含大量“专精特新”小巨人、瞪羚企业)。资产质量保持稳健,不良贷款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(2023年末约1.2%)。

3. 监管与行业认可

连续多年获评“北京市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先进单位”“中国民营银行优秀案例”等荣誉,其“科技企业专属信贷模式”被纳入监管部门推广的“金融支持科创”典型经验。



四、战略愿景与社会贡献

  • 战略目标:以“成为中国领先的科技生态银行”为愿景,深化与科技企业、科研机构、产业园区的合作,构建“科技+金融+产业”生态圈,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。
  • 社会贡献


总结

中关村银行依托中关村的科技创新资源与股东的科技金融优势,走出了一条“科技驱动、专注科创”的差异化发展路径,成为国内民营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典型样本。未来,随着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深入推进,中关村银行有望进一步发挥“科技银行”特色,在支持科技自立自强、服务中小微创新主体中发挥更重要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