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机构大全 江苏苏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

江苏苏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

江苏苏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苏商银行”)是江苏省首家民营银行,也是全国首批试点的5家民营银行之一(2016年获批筹建)。作为江苏省金融改革的重要成果,苏商银行立足江苏、服务长三角,以“科技驱动、普惠金融”为核心定位,聚焦服务中小微企业、民营企业及城乡居民,探索出一条“区域深耕、数字赋能、特色鲜明”的民营银行发展路径,成为江苏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生力军。



一、历史沿革与基本概况

  • 成立背景:2015年,银保监会启动民营银行试点,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。2016年6月,原银监会批复同意筹建苏商银行;2017年6月正式开业,注册地为江苏南京(江苏省会、长三角核心城市),注册资本40亿元。其设立旨在填补江苏民营银行空白,服务江苏“制造强省”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”战略,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。
  • 股东结构:由江苏本地10家优质民营企业联合发起设立,涵盖制造业、商贸流通、科技、投资等领域,体现“本土资本+产业协同”特色。主要股东包括:


二、定位与核心特色

苏商银行的核心定位是“江苏领先的数字普惠银行”,以“服务中小微、服务实体经济、服务城乡居民”为使命,依托金融科技与区域产业资源,聚焦“中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、新市民、科创企业”四大客群,打造“线上化、智能化、特色化”的差异化竞争优势。其特色可概括为:

1. 深耕江苏经济,服务区域战略

立足江苏“制造大省”“开放大省”优势,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(如高端装备、新材料)、绿色产业(新能源、节能环保)、商贸流通(批发零售、跨境电商)、科创企业(“专精特新”小巨人、高新技术企业)等本地支柱产业,助力江苏“制造强省”与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”。

2. 科技驱动,践行数字普惠

作为无物理网点的民营银行(仅设总行),苏商银行以金融科技为底座,构建“全线上、零接触”服务体系,通过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技术整合政务、税务、供应链、支付等多维度数据,实现客户精准画像与快速授信,降低融资门槛与服务成本。

3. 场景化服务,嵌入产业生态

围绕“衣、食、住、行、产、贸”等高频生活与产业场景,与电商平台、产业园区、核心企业等合作,通过“银行+场景”模式提供嵌入式金融服务。例如,与江苏本地制造业龙头企业合作,为其上下游中小供应商提供“应收账款融资”;与商贸流通平台合作,为个体工商户提供“经营快贷”。



三、业务模式与市场表现

1. 纯线上化运营,高效触达客户

苏商银行以“苏商银行APP”为核心入口,集成“苏商贷”“经营快贷”“消费分期”等功能模块,支持客户7×24小时在线申请贷款、理财、支付等业务。通过API接口直连场景方(如政务平台、电商平台、产业园区),实现“无感授信、随借随还”,平均贷款审批时长仅需5-10分钟,显著提升服务效率。

2. 特色产品矩阵,精准服务客群

针对不同客群需求,推出差异化金融产品:

  • 中小微金融:“苏商贷”(纯信用、线上化,额度最高1000万元,覆盖制造业、批发零售、建筑工程等行业);“供应链快贷”(围绕沙钢、苏宁等核心企业,为上下游中小供应商提供应收账款融资)。
  • 科创金融:“科创云贷”(针对江苏“专精特新”企业、高新技术企业,结合知识产权、研发投入等指标给予信用贷款);“孵化贷”(支持南京江北新区、苏州工业园区等科创园区初创科技企业)。
  • 消费金融:“苏享贷”(覆盖教育、医疗、购车等场景,纯线上申请,额度最高20万元);“新市民贷”(针对来苏务工人员、高校毕业生,基于社保、个税等数据授信)。

3. 资产规模与质量

截至2023年末,苏商银行总资产超1200亿元,贷款余额超800亿元,其中中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超70%,科创贷款增速超25%,服务客户超500万户(含大量个体工商户、农户及小微企业)。资产质量保持稳健,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.7%左右(低于行业平均水平)。

4. 监管与社会认可

连续多年获评“江苏省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先进单位”“中国民营银行创新案例”等荣誉,其“制造业供应链金融模式”“科创数字贷”被纳入江苏省“十四五”金融业发展规划重点推广。



四、战略愿景与社会责任

  • 战略目标:以“成为中国领先的区域数字生态银行”为愿景,深化与江苏省及长三角地区政府、产业园区、核心企业的合作,构建“金融+产业+科技”生态圈,助力江苏“制造强省”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”与长三角一体化建设。
  • 社会责任


总结

苏商银行依托江苏的区位优势与股东的产业资源,以科技为驱动、以场景为依托,走出了一条“服务江苏、深耕普惠、数字赋能”的差异化发展路径,成为江苏民营经济发展的“金融引擎”。未来,随着江苏“制造强省”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深入推进,苏商银行有望进一步发挥“本土法人银行”优势,在支持中小微、科技创新、乡村振兴中发挥更重要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