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机构大全 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

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

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苏州银行”,股票代码:002966.SZ)是江苏省首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城商行(2019年8月上市),也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区域性商业银行之一。自2004年成立以来,苏州银行立足苏州“长三角核心城市”“全国经济强市”区位优势,以“服务地方经济、服务中小微企业、服务城乡居民”为核心使命,依托民营经济活跃的产业基础与市场化运作机制,逐步成长为资产规模超万亿元、特色鲜明的区域标杆银行,在支持苏州“制造强市”“数字经济”战略、服务中小微企业、助力乡村振兴等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。



一、历史沿革与基本概况

1. 成立背景与发展历程

苏州银行的诞生是苏州市金融改革的重要成果。2004年,经中国银保监会批准,由苏州市财政局、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苏州本地政府平台与企业联合发起设立,初始注册资本10亿元,前身为“苏州城市商业银行”。2010年更名为“苏州银行”,2019年8月在深交所主板上市(股票代码:002966.SZ),成为江苏省首家A股上市城商行,进一步强化资本实力与市场竞争力。

2. 股东结构:地方国资主导,多元协同

截至2023年末,苏州银行前三大股东为:

  • 苏州市财政局(持股10.00%,苏州市政府全资控股,代表市级政府出资);
  • 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(持股9.99%,苏州市属国有资本运营平台,实际控制人为苏州市政府);
  • 香港中央结算(代理人)有限公司(持股7.01%,代表H股机构投资者)。
    股东结构以地方国资为核心(合计持股超25%),叠加省级国资与H股机构投资者,形成“政策引导+市场活力+区域协同”的治理格局。


二、定位与核心特色

苏州银行的核心定位是“长三角高质量发展金融标杆银行”,以“客户中心、创新驱动、区域深耕”为发展理念,聚焦“中小微企业、科创金融、绿色金融、乡村振兴”四大战略,依托苏州“全球制造业基地”“数字经济高地”“民营经济沃土”优势,构建“公司金融、零售金融、金融市场”协同发展的特色体系,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。其特色可概括为:

1. 服务苏州“制造强市”,深耕先进制造金融

苏州银行以“服务苏州制造”为战略核心,围绕苏州“10大千亿级产业集群”(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、纳米技术等)及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打造“制造金融”特色品牌,构建“核心企业+上下游”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:

  • 先进制造支持:推出“苏行智造贷”“科创e贷”等产品,为恒力集团、盛虹集团、信达生物等龙头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、银团贷款,2023年制造业贷款余额超3500亿元;
  • 科创金融赋能:针对苏州“国家实验室”“大科学装置”等创新资源,推出“科技型企业成长贷”“知识产权质押贷”等产品,2023年科创企业贷款余额超1200亿元,服务“专精特新”企业超2000家;
  • 产业链协同:依托苏州“链主企业”(如台积电、博世汽车),开发“区块链+供应链金融”平台,为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“秒级确权+融资”服务,2023年链上融资规模超800亿元。

2. 普惠金融先锋,破解中小微融资难题

苏州银行以“服务中小微”为立行之本,针对小微企业“短、小、频、急”的融资需求,推出“苏商贷”“小微快贷”等纯线上信用贷款产品,通过“大数据+AI”技术实现“秒级审批”,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:

  • 产品创新:开发“政采贷”“退税贷”“无还本续贷”等场景化产品,覆盖制造业、批发零售业、服务业等多领域;
  • 服务下沉:在苏州及江苏县域设立超800个小微服务网点(含社区支行),提供“上门服务”“一对一咨询”等个性化服务;
  • 政策支持:疫情期间推出“延期还本付息”“减费让利”政策,2023年累计为小微企业降本超50亿元,服务小微客户超250万户。

3. 绿色金融实践,助力“双碳”目标

依托苏州“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”定位,苏州银行打造“绿色金融”特色品牌,构建“绿色信贷+绿色债券+碳金融”全链条服务体系:

  • 绿色信贷:制定“双碳”专项授信政策,2023年绿色信贷余额超1200亿元,清洁能源贷款增速超50%;
  • 绿色债券:发行绿色金融债超500亿元,支持风电、光伏、储能等项目;
  • 生态保护金融:推出“太湖生态修复贷”“湿地保护贷”等产品,为苏州“两湖一河”(太湖、阳澄湖、京杭大运河)生态治理提供资金支持,2023年生态保护相关贷款余额超200亿元。

4. 科技驱动创新,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

以“数字苏行”为战略方向,年均科技投入占营收比例超9%(2023年超70亿元),科技人才占比超40%,自主研发“苏行云”“智能风控平台”“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系统”等核心系统,实现“线上化、智能化、生态化”服务:

  • 分布式核心系统:采用“去IOE”技术架构,支持高并发交易,单日交易峰值超2.5亿笔;
  • AI应用:通过OCR、NLP等技术实现智能客服(“苏行小助手”)、智能投顾等服务,客户问题解决率超95%;
  • 数字人民币试点:作为苏州数字人民币试点合作银行,推出“苏行数币钱包”,2023年数字人民币交易笔数超1亿笔,金额超200亿元。


三、业务模式与市场表现

1. 公司金融:服务实体经济的“综合服务商”

公司金融业务以“中小微企业+先进制造+绿色产业”为核心客群,提供“融资+融智”综合服务:

  • 中小微支持:2023年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4500亿元,服务企业超200万户;推出“无还本续贷”“随借随还”等产品,缓解企业还款压力;
  • 先进制造支持:聚焦苏州“5+5+1”现代产业体系(五大支柱产业、五大新兴产业、一个未来产业),为龙头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、银团贷款,2023年制造业贷款余额超3800亿元;
  • 绿色金融实践:2023年绿色信贷余额超1200亿元,清洁能源贷款增速超50%;发行绿色金融债超500亿元,支持风电、光伏等项目。

2. 零售金融:社区居民的“财富管家”

零售业务以“社区居民+新市民”为核心,构建“财富管理+消费金融+场景金融”体系:

  • 财富管理:推出“苏银理财”“私行专属”等品牌,2023年理财产品规模超8000亿元,私行AUM超2500亿元,客户数同比增长65%;
  • 消费金融:“苏州银行信用卡”累计发卡量超4000万张,针对社区消费场景推出“购物分期”“加油返现”等服务,2023年信用卡交易额超8000亿元;
  • 新市民服务:为进城务工人员、高校毕业生提供“租房贷”“创业贷”等产品,2023年新市民贷款余额超800亿元。

3. 金融市场:同业合作与轻资本转型

金融市场业务以“轻资本、高回报”为目标,重点发展同业金融、资产管理及跨境业务:

  • 同业合作:与银行、券商、保险等金融机构建立“同业联盟”,通过资金拆借、债券交易、资产托管等业务,2023年同业资产规模超2万亿元;
  • 资产管理:旗下苏银理财(理财子公司)管理规模超7000亿元,产品涵盖固收、权益、另类投资等,2023年净利润超80亿元;
  • 跨境金融:依托苏州自贸片区政策优势,开展FT账户(自由贸易账户)业务,为外贸企业提供汇率避险、跨境融资等服务,2023年跨境结算量超300亿美元。

4. 资产规模与质量

截至2023年末,苏州银行总资产达1.2万亿元,较年初增长14%;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,净利润90亿元,同比增长30%;不良贷款率0.92%(低于行业平均水平),拨备覆盖率520%(风险抵补能力充足)。



四、战略愿景与社会责任

1. 战略目标

苏州银行的长期愿景是“成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金融标杆银行”。未来将聚焦三大方向:

  • 深化区域深耕:强化“苏州主阵地”服务模式,拓展苏州“1+4”城市圈(苏州及周边4市)及江苏县域市场;
  • 加速科技转型:加大AI、大数据、区块链等技术投入,推动“全链路智能化”服务升级(如数字员工、智能投顾);
  • 强化产融协同:围绕苏州“制造强市”“数字经济”战略,深化与龙头企业的合作,打造“产业金融生态圈”。

2. 社会责任

  • 支持乡村振兴:推出“乡村振兴贷”“农户经营贷”,2023年涉农贷款余额超1500亿元,服务农户超100万户;在苏州10个区县设立“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”,覆盖3000个行政村;
  • 助力绿色转型:设立“碳中和”专项基金,支持苏州“太湖生态岛”“吴淞江科创带”等项目;2023年绿色信贷余额超1300亿元,清洁能源贷款增速超55%;
  • 公益惠民:开展“苏行助学计划”“乡村医疗捐赠”等公益项目,累计捐赠超60亿元;疫情期间向苏州及上海等疫区捐赠超15亿元物资;
  • 金融知识普及:在全国设立“苏行金融教育示范基地”,开展“进社区、进校园”活动超4000场,覆盖人群超1800万人次。


总结

苏州银行凭借“区域产业协同+民营经济活力+科技驱动创新”的独特优势,已成长为长三角地区服务中小微、先进制造与民生的标杆银行。未来,随着苏州“长三角一体化”与“制造强市”战略深入推进与数字化转型加速,苏州银行有望进一步巩固在区域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,成为中国城商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