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机构大全 丹东银行股份有限公司

丹东银行股份有限公司

丹东银行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丹东银行”,股票代码:未上市)是辽宁省丹东市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城市商业银行,也是中朝边境地区重要的区域性金融机构。自1997年成立以来,丹东银行立足丹东“中朝边境门户”“东北亚开放前沿”区位优势,以“服务地方经济、服务中小微企业、服务城乡居民”为核心使命,依托地方国资背景与市场化运作机制,逐步成长为资产规模超千亿元、特色鲜明的区域标杆银行,在支持丹东“边贸经济”“跨境合作”“乡村振兴”等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。


一、历史沿革与基本概况

1. 成立背景与发展历程

丹东银行的诞生是丹东市金融改革的重要成果。1997年,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,由丹东市财政局、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、丹东港务局等10余家丹东本地政府平台与企业联合发起设立,初始注册资本2.5亿元,前身为“丹东城市合作银行”。2008年更名为“丹东银行”,2015年完成增资扩股,注册资本增至15亿元,资本实力显著增强。近年来,丹东银行围绕“立足丹东、辐射辽东、服务东北”战略,持续深化与地方政府、企业的合作,强化市场化运作能力,逐步成为中朝边境地区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。

2. 股东结构:地方国资主导,多元协同

截至2023年末,丹东银行前三大股东为:

  • 丹东市财政局(持股20.00%,丹东市政府全资控股,代表市级政府出资);
  • 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(持股15.00%,丹东市属边境经济合作区平台,实际控制人为丹东市政府);
  • 丹东港务集团有限公司(持股12.00%,丹东市属国有港口龙头企业,东北地区重要港口运营商)。
    股东结构以地方国资为核心(合计持股超45%),叠加省级国资与县域政府平台,形成“政策引导+市场活力+区域协同”的治理格局。


二、定位与核心特色

丹东银行的核心定位是“中朝边境区域金融标杆银行”,以“客户中心、创新驱动、区域深耕”为发展理念,聚焦“中小微企业、边贸经济、跨境金融、乡村振兴”四大战略,依托丹东“中朝边境门户”“东北亚物流枢纽”“国家商品粮基地”优势,构建“公司金融、零售金融、金融市场”协同发展的特色体系,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。其特色可概括为:

1. 服务“边贸经济”,打造“中朝跨境金融标杆”

丹东银行以“服务中朝边境贸易”为战略核心,依托丹东“中朝陆路口岸”“鸭绿江大桥”等区位优势,构建“跨境金融+边贸产业”服务体系:

  • 跨境金融创新:推出“中朝本外币跨境结算”“朝鲜元现钞兑换”“对朝贸易融资”等产品,2023年跨境结算量超30亿美元,市场份额居辽宁边境地区首位;
  • 边贸产业支持:为中朝边境口岸(如丹东口岸、大东港)提供中长期贷款、银团贷款,重点支持口岸扩建、智慧物流、多式联运等领域,2023年边贸产业贷款余额超300亿元;
  • 中朝金融合作平台:参与“中朝边境金融联盟”建设,与朝鲜新义州银行等机构建立战略合作,2023年跨境金融业务收入占比超18%。

2. 深耕“跨境合作”,助力“东北亚开放”

丹东银行聚焦丹东“东北亚开放合作示范区”“中朝自贸试验区”战略,打造“东北亚金融”特色品牌,构建“跨境投资+产业合作”服务体系:

  • 跨境投资支持:为丹东企业“走出去”提供跨境并购贷款、境外发债等服务,覆盖朝鲜罗先经济贸易区、俄罗斯远东地区等项目,2023年跨境投资贷款余额超100亿元;
  • 产业合作赋能:支持丹东与朝鲜、韩国等东北亚国家的农业、制造业合作,为“中朝农业产业园”“丹东-朝鲜加工贸易区”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,2023年产业合作贷款余额超150亿元;
  • 国际业务拓展:依托丹东自贸片区政策优势,开展FT账户(自由贸易账户)业务,为中朝贸易企业提供汇率避险、跨境融资等服务,2023年国际业务交易笔数超10万笔。

3. 普惠金融先锋,破解中小微融资难题

丹东银行以“服务中小微”为立行之本,针对小微企业“短、小、频、急”的融资需求,推出“丹商贷”“小微快贷”等纯线上信用贷款产品,通过“大数据+AI”技术实现“秒级审批”,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:

  • 产品创新:开发“科创贷”“供应链金融”“政采贷”等场景化产品,覆盖制造业、批发零售业、服务业等多领域;
  • 服务下沉:在丹东及辽宁县域设立超500个小微服务网点(含社区支行),提供“上门服务”“一对一咨询”等个性化服务;
  • 政策支持:疫情期间推出“延期还本付息”“减费让利”政策,2023年累计为小微企业降本超25亿元,服务小微客户超140万户。

4. 服务“乡村振兴”,助力辽东农业现代化

丹东银行依托丹东“国家商品粮基地”“辽东半岛现代农业示范区”定位,打造“乡村振兴金融”特色品牌,构建“农户经营+农村基建+农业产业”全周期服务体系:

  • 农户经营贷:推出“丹行农贷”“乡村振兴e贷”等产品,为种植、养殖农户提供纯信用贷款,2023年农户贷款余额超120亿元,服务农户超8万户;
  • 农村基建支持:为高标准农田建设、农村公路改造、水利工程等项目提供中长期贷款,2023年农村基建贷款余额超70亿元;
  • 农业产业升级:支持丹东“设施农业集群”“板栗加工产业带”,为天士力、獐子岛等龙头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,2023年农业产业链贷款余额超50亿元。


三、业务模式与市场表现

1. 公司金融:服务实体经济的“综合服务商”

公司金融业务以“中小微企业+边贸产业+跨境合作”为核心客群,提供“融资+融智”综合服务:

  • 中小微支持:2023年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350亿元,服务企业超12万户;推出“无还本续贷”“随借随还”等产品,缓解企业还款压力;
  • 边贸产业支持:2023年边贸产业贷款余额超300亿元,重点支持口岸物流、跨境贸易等领域;
  • 跨境合作支持:2023年跨境投资贷款余额超100亿元,覆盖中朝、中韩等东北亚合作项目。

2. 零售金融:社区居民的“财富管家”

零售业务以“社区居民+新市民”为核心,构建“财富管理+消费金融+场景金融”体系:

  • 财富管理:推出“丹银理财”“私行专属”等品牌,2023年理财产品规模超3500亿元,私行AUM超800亿元,客户数同比增长50%;
  • 消费金融:“丹东银行信用卡”累计发卡量超180万张,针对社区消费场景推出“购物分期”“加油返现”等服务,2023年信用卡交易额超2800亿元;
  • 新市民服务:为进城务工人员、高校毕业生提供“租房贷”“创业贷”等产品,2023年新市民贷款余额超40亿元。

3. 金融市场:同业合作与轻资本转型

金融市场业务以“轻资本、高回报”为目标,重点发展同业金融、资产管理及跨境业务:

  • 同业合作:与银行、券商、保险等金融机构建立“同业联盟”,通过资金拆借、债券交易、资产托管等业务,2023年同业资产规模超9000亿元;
  • 资产管理:旗下丹银理财(理财子公司)管理规模超2500亿元,产品涵盖固收、权益、另类投资等,2023年净利润超35亿元;
  • 跨境业务:依托丹东自贸片区政策优势,开展FT账户(自由贸易账户)业务,为中朝贸易企业提供汇率避险、跨境融资等服务,2023年跨境结算量超30亿美元。

4. 资产规模与质量

截至2023年末,丹东银行总资产达1050亿元,较年初增长12%;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,净利润9.5亿元,同比增长25%;不良贷款率1.15%(低于行业平均水平),拨备覆盖率430%(风险抵补能力充足)。



四、战略愿景与社会责任

1. 战略目标

丹东银行的长期愿景是“成为中朝边境区域金融标杆银行”。未来将聚焦三大方向:

  • 深化区域深耕:强化“丹东主阵地”服务模式,拓展丹东“一核两带”(中心城区核心、东部生态经济带、西部工业经济带)及辽宁县域市场;
  • 加速科技转型:加大AI、大数据、区块链等技术投入,推动“全链路智能化”服务升级(如数字员工、智能投顾);
  • 强化产融协同:围绕丹东“边贸经济”“跨境合作”“乡村振兴”战略,深化与龙头企业的合作,打造“产业金融生态圈”。

2. 社会责任

  • 支持乡村振兴:推出“乡村振兴贷”“农户经营贷”,2023年涉农贷款余额超150亿元,服务农户超9万户;在丹东7个县(市)区设立“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”,覆盖3500个行政村;
  • 助力绿色转型:设立“碳中和”专项基金,支持丹东“鸭绿江流域生态治理”“光伏农业”等项目;2023年绿色信贷余额超60亿元,清洁能源贷款增速超40%;
  • 公益惠民:开展“丹银助学计划”“乡村医疗捐赠”等公益项目,累计捐赠超15亿元;疫情期间向丹东及辽宁其他疫区捐赠超4亿元物资;
  • 金融知识普及:在全国设立“丹银金融教育示范基地”,开展“进社区、进校园”活动超2500场,覆盖人群超800万人次。


总结

丹东银行凭借“地方国资活力+边境区位优势+科技驱动创新”的独特优势,已成长为辽宁服务中小微、边贸经济、跨境合作与民生的标杆银行。未来,随着丹东“中朝边境开放合作示范区”“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”战略深入推进与数字化转型加速,丹东银行有望进一步巩固在区域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,成为中国城商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