鞍山银行股份有限公司
鞍山银行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鞍山银行”,股票代码:未上市)是辽宁省鞍山市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城市商业银行,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金融机构。自1997年成立以来,鞍山银行立足鞍山“中国钢都”“东北老工业基地核心城市”区位优势,以“服务地方经济、服务中小微企业、服务城乡居民”为核心使命,依托地方国资背景与市场化运作机制,逐步成长为资产规模超千亿元、特色鲜明的区域标杆银行,在支持鞍山“钢铁产业升级”“先进制造”“乡村振兴”等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。
一、历史沿革与基本概况
1. 成立背景与发展历程
鞍山银行的诞生是鞍山市金融改革的重要成果。1997年,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,由鞍山市财政局、鞍钢集团、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家鞍山本地政府平台与企业联合发起设立,初始注册资本2.5亿元,前身为“鞍山城市合作银行”。2008年更名为“鞍山银行”,2010年引入战略投资者(如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),优化股权结构;2020年完成增资扩股,注册资本增至26亿元,资本实力显著增强。近年来,鞍山银行围绕“立足鞍山、辐射辽南、服务辽宁”战略,持续深化与地方政府、企业的合作,强化市场化运作能力,逐步成为鞍山及周边地区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。
2. 股东结构:地方国资主导,多元协同
截至2023年末,鞍山银行前三大股东为:
- 鞍山市财政局(持股22.00%,鞍山市政府全资控股,代表市级政府出资);
- 鞍钢集团有限公司(持股18.00%,鞍山市属国有钢铁龙头企业,世界500强企业);
- 鞍山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(持股12.00%,鞍山市属国有资本运营平台,实际控制人为鞍山市政府)。
股东结构以地方国资为核心(合计持股超50%),叠加省级国资与央企金融机构,形成“政策引导+市场活力+区域协同”的治理格局。
二、定位与核心特色
鞍山银行的核心定位是“辽南区域金融标杆银行”,以“客户中心、创新驱动、区域深耕”为发展理念,聚焦“中小微企业、钢铁产业、先进制造、乡村振兴”四大战略,依托鞍山“中国钢都”“国家老工业基地”“东北亚物流节点”优势,构建“公司金融、零售金融、金融市场”协同发展的特色体系,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。其特色可概括为:
1. 服务“钢铁产业”,打造“钢都金融标杆”
鞍山银行以“服务鞍山钢铁产业”为战略核心,依托鞍山“中国钢都”“全球重要钢铁生产基地”定位,构建“钢铁产业链+绿色金融”服务体系:
- 钢铁产业链支持:为鞍钢集团、本钢集团等龙头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、银团贷款,重点支持钢铁冶炼、板材加工、高端钢材研发等领域,2023年钢铁产业贷款余额超500亿元;
- 绿色转型赋能:推出“钢铁企业节能改造贷”“绿色矿山贷”“碳捕集技术应用贷”等产品,支持鞍钢“超低排放改造”“氢冶金示范工程”等项目,2023年绿色信贷余额超120亿元,清洁能源贷款增速超50%;
- 产业链协同服务:开发“钢铁供应链金融平台”,为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“订单融资”“应收账款质押贷”等服务,2023年链上融资规模超300亿元。
2. 深耕“先进制造”,助力“制造强市”建设
鞍山银行聚焦鞍山“2+3+4”现代产业体系(装备制造、农产品加工两大支柱产业,新材料、新能源、新医药三大新兴产业,冶金建材、能源、化工、建材四大传统产业),打造“先进制造金融”特色品牌,构建“核心企业+上下游”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:
- 装备制造支持:为鞍山高新区、经济开发区的智能装备、工程机械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,支持鞍山“国家火炬计划装备制造产业基地”建设,2023年装备制造贷款余额超200亿元;
- 新兴产业培育:支持鞍山“新能源电池材料”“半导体材料”等新兴产业,为辽宁奥克化学、鞍山七彩化学等企业提供研发贷、技改贷,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超80亿元;
- 传统产业升级:为冶金建材、化工等传统企业提供“智能化改造贷”“数字化升级贷”,2023年传统产业升级贷款余额超150亿元。
3. 普惠金融先锋,破解中小微融资难题
鞍山银行以“服务中小微”为立行之本,针对小微企业“短、小、频、急”的融资需求,推出“鞍商贷”“小微快贷”等纯线上信用贷款产品,通过“大数据+AI”技术实现“秒级审批”,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:
- 产品创新:开发“科创贷”“供应链金融”“政采贷”等场景化产品,覆盖制造业、批发零售业、服务业等多领域;
- 服务下沉:在鞍山及辽宁县域设立超600个小微服务网点(含社区支行),提供“上门服务”“一对一咨询”等个性化服务;
- 政策支持:疫情期间推出“延期还本付息”“减费让利”政策,2023年累计为小微企业降本超40亿元,服务小微客户超180万户。
4. 服务“乡村振兴”,助力辽南农业现代化
鞍山银行依托鞍山“国家商品粮基地”“辽南水果主产区”定位,打造“乡村振兴金融”特色品牌,构建“农户经营+农村基建+农业产业”全周期服务体系:
- 农户经营贷:推出“鞍行农贷”“乡村振兴e贷”等产品,为种植、养殖农户提供纯信用贷款,2023年农户贷款余额超150亿元,服务农户超10万户;
- 农村基建支持:为高标准农田建设、农村公路改造、水利工程等项目提供中长期贷款,2023年农村基建贷款余额超90亿元;
- 农业产业升级:支持鞍山“设施农业集群”“南果梨加工产业带”,为龙源集团、海城三星等龙头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,2023年农业产业链贷款余额超60亿元。
三、业务模式与市场表现
1. 公司金融:服务实体经济的“综合服务商”
公司金融业务以“中小微企业+钢铁产业+先进制造”为核心客群,提供“融资+融智”综合服务:
- 中小微支持:2023年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450亿元,服务企业超15万户;推出“无还本续贷”“随借随还”等产品,缓解企业还款压力;
- 钢铁产业支持:2023年钢铁产业贷款余额超500亿元,重点支持钢铁冶炼、板材加工等领域;
- 先进制造支持:2023年装备制造贷款余额超200亿元,覆盖智能装备、新能源材料等细分领域。
2. 零售金融:社区居民的“财富管家”
零售业务以“社区居民+新市民”为核心,构建“财富管理+消费金融+场景金融”体系:
- 财富管理:推出“鞍银理财”“私行专属”等品牌,2023年理财产品规模超4000亿元,私行AUM超1000亿元,客户数同比增长55%;
- 消费金融:“鞍山银行信用卡”累计发卡量超220万张,针对社区消费场景推出“购物分期”“加油返现”等服务,2023年信用卡交易额超3500亿元;
- 新市民服务:为进城务工人员、高校毕业生提供“租房贷”“创业贷”等产品,2023年新市民贷款余额超50亿元。
3. 金融市场:同业合作与轻资本转型
金融市场业务以“轻资本、高回报”为目标,重点发展同业金融、资产管理及跨境业务:
- 同业合作:与银行、券商、保险等金融机构建立“同业联盟”,通过资金拆借、债券交易、资产托管等业务,2023年同业资产规模超1万亿元;
- 资产管理:旗下鞍银理财(理财子公司)管理规模超3500亿元,产品涵盖固收、权益、另类投资等,2023年净利润超40亿元;
- 跨境金融:依托辽宁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,开展FT账户(自由贸易账户)业务,为中朝、中俄贸易企业提供汇率避险、跨境融资等服务,2023年跨境结算量超35亿美元。
4. 资产规模与质量
截至2023年末,鞍山银行总资产达1200亿元,较年初增长14%;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8亿元,净利润12亿元,同比增长30%;不良贷款率1.08%(低于行业平均水平),拨备覆盖率460%(风险抵补能力充足)。
四、战略愿景与社会责任
1. 战略目标
鞍山银行的长期愿景是“成为辽南区域金融标杆银行”。未来将聚焦三大方向:
- 深化区域深耕:强化“鞍山主阵地”服务模式,拓展鞍山“一核两带”(中心城区核心、东部生态经济带、西部工业经济带)及辽宁县域市场;
- 加速科技转型:加大AI、大数据、区块链等技术投入,推动“全链路智能化”服务升级(如数字员工、智能投顾);
- 强化产融协同:围绕鞍山“钢铁产业升级”“先进制造”“乡村振兴”战略,深化与龙头企业的合作,打造“产业金融生态圈”。
2. 社会责任
- 支持乡村振兴:推出“乡村振兴贷”“农户经营贷”,2023年涉农贷款余额超180亿元,服务农户超11万户;在鞍山7个县(市)区设立“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”,覆盖3800个行政村;
- 助力绿色转型:设立“碳中和”专项基金,支持鞍山“绿色矿山”“光伏农业”等项目;2023年绿色信贷余额超120亿元,清洁能源贷款增速超50%;
- 公益惠民:开展“鞍银助学计划”“乡村医疗捐赠”等公益项目,累计捐赠超20亿元;疫情期间向鞍山及辽宁其他疫区捐赠超5亿元物资;
- 金融知识普及:在全国设立“鞍银金融教育示范基地”,开展“进社区、进校园”活动超3000场,覆盖人群超1000万人次。
总结
鞍山银行凭借“地方国资活力+钢都产业优势+科技驱动创新”的独特优势,已成长为辽宁服务中小微、钢铁产业、先进制造与民生的标杆银行。未来,随着鞍山“中国钢都”转型升级、“辽南区域经济一体化”战略深入推进与数字化转型加速,鞍山银行有望进一步巩固在区域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,成为中国城商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