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
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晋商银行”,股票代码:02558.HK)是山西省唯一一家省级法人城市商业银行,总部位于太原市,成立于1998年10月16日,前身为太原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,2019年7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,成为山西省首家上市银行
截至2025年6月,晋商银行总资产超3000亿元,资产规模位列全国城商行中上游,服务网络覆盖山西省11个地级市及县域市场
一、历史沿革与基本概况
1. 成立背景与发展历程
晋商银行诞生于山西省金融资源整合的背景下。1998年,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,由太原市财政局、太原市商业银行等机构重组成立;2008年更名为晋商银行,并纳入省级金融战略规划;2019年完成H股上市,成为山西金融改革的重要成果
1
2。截至2023年末,晋商银行下设153家分支机构,覆盖全省主要城市及县域,并发起设立清徐晋商村镇银行、晋商消费金融公司等子公司
5
7。
2. 股东结构:国有资本主导
截至2025年,晋商银行前三大股东为:
- 山西省财政厅(持股12.25%),为实际控制人;
- 华能集团(持股10.28%),央企能源巨头;
- 太原市财政局(持股7.98%),地方财政支持。
国有资本合计持股超30%,形成“政策引导+市场化运营”的治理模式。
二、定位与核心特色
晋商银行以“服务地方经济、服务中小微企业、服务城乡居民”为市场定位,聚焦“科技金融、绿色金融、普惠金融、养老金融、数字金融”五大方向,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
3
10。
1. 深耕能源革命,助力山西转型综改
围绕山西省“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”战略,晋商银行推出“核心上下游信用贷款”“碳排放权质押融资”等产品,支持煤炭清洁利用、新能源等领域。截至2024年6月,绿色信贷余额达109.8亿元,覆盖采矿业、制造业等高碳行业转型需求
10。
2. 普惠金融创新,破解小微融资难题
针对山西民营经济活跃的特点,晋商银行开发“优税贷”“简押快贷”等线上产品,通过大数据风控实现“秒批秒贷”。截至2023年末,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8.6亿元,服务企业4718户,综合融资成本较10年前下降6个百分点
10。
3. 科技金融赋能,支持专精特新企业
设立太原高新区科技支行,推出“专精特新贷”“知识产权质押贷”,构建“政府+银行+担保”协同机制。截至2024年6月,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83.9亿元,覆盖高新技术企业126家
10。
4. 乡村振兴服务,打造县域金融生态
实施“一行一特”乡村振兴模式,创新“医保兑”“耕保贷”等产品。截至2023年末,涉农贷款余额639.29亿元,支持专业镇建设授信1.69亿元,覆盖全省近40个开发区
3
10。
三、业务模式与市场表现
1. 公司金融:聚焦能源与产业链
- 能源金融:为山西焦煤、晋能控股等企业提供融资超250亿元,支持煤矿智能化改造;
- 供应链金融:依托“晋云链”平台,为18家省属国企及83家民企百强提供链式服务,累计投放153亿元。
2. 零售金融:财富管理与养老金融并重
- 财富管理:2024年6月末管理客户资产700.2亿元,60岁以上客户占比超10%;
- 养老金融:推出“幸福课堂”健康服务,发行养老专属理财产品,服务老年客群71.7万人。
3. 金融市场:轻资本转型加速
- 同业合作:与银行、券商建立“同业联盟”,2023年债券交易规模超800亿元;
- 跨境金融:依托自贸区政策,开展FT账户业务,服务跨境电商及外贸企业。
4. 财务表现
- 资产规模:截至2025年3月末,总资产3000亿元,较年初增长5%;
- 盈利能力: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4.70亿元,ROE(净资产收益率)7.73%;
- 风险控制:不良贷款率1.15%,拨备覆盖率220%,资本充足率13.6%。
四、战略愿景与社会责任
1. 战略目标
晋商银行以“打造区域精品上市银行”为愿景,计划通过三大路径实现突破:
- 科技赋能:建设“智慧银行”,推广手机银行5.0及远程视频银行服务;
- 绿色转型:2025年绿色信贷占比提升至20%,披露环境信息获央行认可;
- 区域深耕:强化太原直属行辐射力,推动地市分行差异化发展。
2. 社会责任
- 减费让利:2020-2023年累计为小微企业降本超15亿元;
- 公益捐赠:设立“晋商助学基金”,累计捐赠超10亿元支持教育及乡村振兴;
- 金融普惠:建成153个乡镇金融服务站,覆盖全省98%行政村。
总结
晋商银行凭借“国有资本主导+区域深耕+特色化经营”的优势,已成为山西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柱。未来,随着山西“中部城市群”建设及能源革命深化,晋商银行有望通过数字化转型与绿色金融创新,进一步巩固其区域龙头地位,成为全国城商行高质量发展的标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