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机构大全 衡水银行股份有限公司

衡水银行股份有限公司

衡水银行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衡水银行”)是经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,在衡水市商业银行基础上更名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,成立于2002年5月13日,总部位于河北省衡水市。作为衡水市属国有控股商业银行,其前身历经衡水城市信用联合社、衡水市城市信用社等阶段,2013年1月正式更名为现名。截至2025年6月,衡水银行总资产超800亿元,服务网络覆盖衡水市及河北省内主要县域,是冀中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金融机构。




一、历史沿革与基本概况

1. 发展历程

  • 信用社阶段(2002-2008):前身为2002年成立的衡水市城市信用社,2004年启动改制,2008年获银监会批准筹建衡水市商业银行。
  • 商业银行阶段(2009-2013):2009年6月正式开业,成为河北省最后一家完成改制的城市信用社,资产规模从89.7亿元起步。
  • 更名与扩张(2013至今):2013年更名为衡水银行,2021年获河北省60亿元专项债注资,2023年完成股权结构调整,国资持股比例超50%。

2. 股东结构

截至2025年,衡水银行前三大股东为:

  • 衡水市财政局(持股26.20%),实际控制人为衡水市政府;
  • 衡水建投集团(持股14.10%),衡水市财政局全资子公司;
  • 其他国有资本及社会资本(合计约59.7%)。
    国有资本主导地位稳固,形成“政策引导+市场化运营”模式。


二、定位与核心特色

衡水银行以“服务地方经济、服务中小企业、服务城乡居民”为市场定位,聚焦“普惠金融、绿色金融、科技金融”三大方向,构建差异化服务体系:

1. 普惠金融:破解小微融资难题

  • 产品创新:推出“个人综合消费贷”“政采贷”等纯信用产品,最高额度500万元,通过“大数据+担保”模式实现快速审批。
  • 服务下沉:设立52家分支机构及社区支行,覆盖衡水全部县域,2023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180亿元,综合融资成本低于行业均值1.5个百分点。

2. 绿色金融:支持生态保护与产业转型

  • 重点领域:围绕衡水湖生态治理、光伏农业等,推出“碳中和贷”“生态修复贷”,2023年绿色信贷余额达45亿元。
  • 债券发行:2021年发行绿色金融债15亿元,支持风电、生物质能等项目。

3. 科技金融:赋能数字化转型

  • 线上平台:上线“衡银e贷”智能审批系统,实现贷款“秒批秒贷”;开发手机银行5.0版本,支持刷脸支付、远程视频客服。
  • 智慧网点:在石家庄、保定等异地分行布设智能柜台,业务替代率达70%。


三、业务模式与市场表现

1. 公司金融:深耕本地产业链

  • 重点行业:支持衡水老白干、丝网产业集群,2023年制造业贷款余额超120亿元;
  • 供应链金融:依托“晋云链”平台,为衡水工程橡胶、复合材料企业提供融资,累计投放超50亿元。

2. 零售金融:财富管理与社区服务

  • 财富管理:2024年上半年管理客户资产620亿元,代销理财、基金等产品超200款;
  • 养老金融:推出“银发专享”理财产品,设立社区养老金融角,服务老年客户超15万人。

3. 金融市场:轻资本转型加速

  • 同业合作:与京津冀城商行建立“同业联盟”,2023年债券交易规模超200亿元;
  • 跨境金融:依托自贸区政策,开展FT账户业务,服务跨境电商企业,2023年跨境结算量达8亿美元。

4. 财务表现

  • 资产规模:2023年末总资产815亿元,同比增长9.2%;
  • 盈利能力:2023年净利润5.3亿元,ROE(净资产收益率)6.8%;
  • 风险控制:不良贷款率2.15%,拨备覆盖率150%,资本充足率12.3%。


四、战略愿景与社会责任

1. 战略目标

  • 区域深耕:强化石家庄、保定等异地分行辐射力,2025年分支机构突破80家;
  • 科技赋能:规划投入5亿元建设“智慧银行”,推广AI客服、区块链存证等技术;
  • 绿色转型:2025年绿色信贷占比提升至20%,披露环境信息获央行认可。

2. 社会责任

  • 乡村振兴:推出“林果贷”“耕保贷”等产品,2023年涉农贷款余额超100亿元,支持专业镇建设授信2.3亿元;
  • 公益捐赠:累计捐资超3亿元,用于助学、抗疫、农村基建,2023年捐赠8000万元建设衡水湖生态公园;
  • 金融普惠:开展“金融知识进万家”活动超500场,覆盖人群超50万人次。


总结

衡水银行凭借“国资主导+区域深耕+特色化经营”的优势,成为河北省城商行转型标杆。未来,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及数字化转型推进,衡水银行需进一步优化资产质量、强化科技赋能,巩固在冀中南地区的金融主导地位,向“全国一流特色银行”目标迈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