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贷款交流 贷款中介是否是一个可持续的职业
贷款中介是否是一个可持续的职业
2025-08-17 12:19:17 63

一个老助贷人的个人观点,同行和跨行业的人都可以看。里面包含了对各种行业以及认知的思考。

一、入行

我入行应该是17-18年,具体是哪一年我也不记得了。应该是17年的夏天吧。我在电销公司打了小半年的电话。

当时的电销公司很多都是用座机在打电话,后面才配的外呼系统和手机之类的。当年的产品其实挺少的,只有友金、大数、新一代、小盈卡贷之类的。

怎么说呢,刚入行是奔着这个行业来钱快去的。主要也是奔着这种金融公司小,可复制强。

所以虽然是以经理的身份招到的公司,但是实际上也在业务一线打电话。

当年的助贷其实是比较赚钱的,基本上一个客户3-5%个点,没有所谓的砍头息。几乎就是明码标价。

当年也没有什么银行抵押,就平安银行首当其冲,然后一些国有和商业银行还不好对接。平安应该是很多助贷人的首发,因为这真是一个脱了裤子做业务的银行,大力支持与中介的合作。


二、爆发期

入行没多久之后,助贷行业迎来了所谓的爆发期。这时候的P2P横行,小贷横行。我还记得当时的产品经理超哥说过的话“现在微粒贷也能贷款了”

这一批次是以各种进件条件为代表性的各种小贷公司,早些年其实有小牛、恒昌、恒信永利、信而富、各种公司。名字太多了也记不住了。

但是微粒贷能贷款的友信将小贷推向了高潮。当时大部分电销公司都在做小贷,因为小贷逼着眼睛放。往往是一个客户一天填三五家小贷公司的申请表,接一堆电话。然后每一家批8-10万,尽量让客户把每一家都拿了。

在爆发期的时候,我的思想一直停留在业务维度,什么业务好做就做是什么,什么业务简单就做什么。当年有一批做银行信贷和银行抵押的发了。

每天有做不完的客户,他们可以很轻松的收出门点,就是因为当年我觉得和银行打交道太复杂了,还不如给这些行销的人去对接银行。

所以这是我对贷款行业的第一个思考,如果你能掌握优质的行口,你一定可以挣到钱。


三、衰败期

其实p2p炸雷之后,助贷行业就明显的不行了。只是反应速度还没有那么快,这个就像政策有滞后性一样。以前写过一篇文章表达过,这个就不过多解答了。

在爆发期和衰败期之间,金融行业就已经延伸到很诡异的程度了。怎么说呢?

爆发期有大量的人才引入,然后发明了所谓的砍头息、代扣协议等等套路。让大部分中介都赚的盆满钵满。再加上随便一个客户都可以批出来款,导致贷款中介更加疯狂、在衰败期我大部分的感受来自于政策打击,比如说又一家小贷关门了,今天又严查砍头息了。武汉军运会要扫黑除恶了。每一天都是提心吊胆的,实不相瞒。我算是在武汉做砍头息比较早的那一批了。

贷款中介没有一个觉得砍头息恶心人的,当年的环境就是引以为荣,你会砍头息我不会。我就比你差,你找客户收10个点,我只能收8个,我就比你水。形成了这种很坏的风气。

我在衰败期,眼睁睁的看着很多电销搞不好的人,去搞行销。手上掌握1-2个行口之后过的风生水起。

也看到了机构抵押的兴起,当年的银行抵押是不流行的,全是机构抵押。

所以我对衰败期的认知是,大的行业环境开始下降,但是里面很多细分领域其实是有商机的。在比较卷的市场里做出你的护城河,或者是差异化,其实也是可以活的很滋润的。


四、疫情期

疫情期间就像放缓了暂停键一样,原本的金融市场难以估量。但是疫情确实又拉动了很大一波对资金的需求。

疫情期间其实很多事情是很明显的,比如说小贷公司继续在倒台。我不记得亚联财是什么时候关门了,也不记得博民是什么时候关门了。

这时候已经入行三五年了,很多东西有一定认知了。从本质上来讲是p2p的资金链断裂导致的小贷公司的死亡吗?其实更多的应该是社会环境和大趋势的导向。

在疫情期,机缘巧合之下接触了流量。比如说投流、短信、机器人等等。于是迎来了一波小高潮。通过科技赋予的流量,我的公司比大多数公司做的都要好。

新人的培训周期可以大幅度缩短,这段时间入行的小白其实很多。很多人已经认知到金融行业还不错,主要的认知是大家都缺钱嘛。

而这时候能赚钱的核心点,我认为是产品还没有彻底凋零,并且资源能扛能打。

这时候其实真的不如p2p时代,那时候天天有人来跑渠道。电销公司是香饽饽,资方很多,小贷很多。电销公司反而没那么多,而疫情之后电销明显增多了。

很多小贷公司关闭之后,业务员还要在业内继续生存,于是选择了开电销。

这时候的资源和模式很重要,模式里面包含了各种提成,或者是管理。总之,这时候的资源还很容易获取。


五、AB贷时期(近期)

AB贷是这两三年兴起的,同行懂的都懂。大部分客户也懂了,所谓的AB贷不就是骗么。客户本人贷不了让朋友过来贷。

AB贷时期常规的电销公司是过的非常艰难的,慢慢的开始很难获取到资源了。为什么呢?因为你的竞价是干不过AB贷的,AB贷连黑户都可以骗来贷。而常规的助贷是干不出来的。

所以这一时期也入行了大量的新人,大部分小白对金融行业的认知还是一知半解。

常规助贷开底薪4000,AB贷就可以开6000。常规助贷只能打白名单了,AB贷可以打精准资源。高下立判嘛。

AB贷时代的初期其实我们是没有感觉的,AB贷怎么呢?我们不做就完了嘛。到AB贷的中后期,也就是现在。

我们对AB贷开始深恶痛绝,为什么呢?因为他们从邀约到洽谈到各维度,对常规助贷是降维打击。

常规助贷最多告诉你是可以批,没问题的。AB贷是直接做假批复,假截图。告诉你批了。

很多客户拿着所谓的批复问我这是不是真的。我只能一笑了之。

据说现在的AB贷已经进化到可以出小程序了,客户直接小程序填了资料然后批了。感觉批款更加真实。

AB贷时期的认知开始感知到金融行业向3个维度去发展。第一个维度是有独特的产品,因为这个时期经常会出现各种昙花一现的产品比如说工行的公积金,农行的楚天等等。

第二个维度是极强的专业度,因为业务员很难骗来客户了,能做出业绩的几乎都是老员工。以前疫情时代很多小白都可以骗来客户,现在几乎骗不过来。因为他们没有AB贷能骗。

第三个维度是资源,网销资源的枯竭导致大部分公司都很难受。

每个小白进场的时期不一样,可能感受不同。但作为老板层面,感受会非常深。


六、高客+互联网时代

这个时代其实是和AB贷并行的时代,发生在同一个时间段,只是不同的维度而已。

这时候有一些公司在大力发展AB贷,有一些公司在跟着各种政策走,比如说先做房贷置换,再追农户,典型的跟着产品走。还有的公司在拼管理,拼规模。

说实在的,以前我认为管理水平还是在线的。这些年赚到钱之后,基本上就没什么管理水平了,遇到好的主管就管的好一点,遇到差的主管就差一些。

这一时间段,我已经对管理和资源不感兴趣了。因为资源永远都有AB贷卡喉咙。管理上永远都是吃人力资源的饭。而金融行业已经不适合堆人力了。

所以这个时候发现了几个比较好的方向,就像做重组和企业贷一样。随便一个客户可以收费超过10万以上。

这个时代很明显的感受,低端客户那就给AB贷他们去做吧,能被AB骗的客户也不是什么聪明的客户。哪些有公积金的负债高的,已经接触了大量的套路贷了。

对我们的信任度会更高,哪些高端企业也是同理。需要贷几百万的人,对哪些是新人哪些是小白,还是辨别的出来的。

在这个时期,我和公司股东探讨过未来需要大力发展的几个方向。

第一个方向就是顶尖高的产品,类似于重组+企业的高客。第二个是加大护城河,就像中间我开发了资产类业务,开发了流量类公司,来加强我们的护城河。

第三个就是新型的流量获取的方式,无论是通过抖音,还是小红书,视频号等多平台获客。

再归纳到重点上,现在想做金融,想赚大钱,靠行口+流量+现金流。这应该就是去年一贯的认知和看法。


七、返璞归真+全国化时代

这是我最近1年的领悟,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慢慢的公司效益越来越差了,而我自己线上的流量也越来越好。

我接洽了大量的客户,我试过和很多客户去交流。发现以往那一套行不通了。我公司肯定还有员工的邀约是纯骗,但是我觉得骗客户是没有意义的。最终讲究的是落地。

所以贷款公司助贷上的事情我不怎么干预,让你们自由发挥。

我的重心只去研究流量和资产。我发现和客户坦诚相待倒是挺好的,这时候有很多客户来找我。外面10个点的费用,各种套路嘎嘎收。我报价几乎都是别人的半价,因为多多少少都可以挣到钱。

已经无所谓了,这时候我和员工探讨的更多是,你们还是要坚持做高企这条路,然后走专业化的路线。仔细去学习这些企业的知识,什么开票纳税,查水母数据之类的。

所以我认为这个时候做金融肯定能赚钱,只要你真诚切勤奋有专业度是一定可以出钱的。只是多多少少的问题。

而这个时间段,最缺的也是这个,很多人心浮气躁。金融已经很难赚钱了,高端企业自己搞不定,天天听别人吹着融房配资又赚了多少钱,一个客户又刮了多少油水。而自己不去实战透彻下去。

随着认知的推进,这时候的金融应该是强IP,超级个体。适用于大部分普通销售,而公司的转型更多的是大型的流量矩阵。通过量产流量的方式接近获客的问题。

最近这几个月电销更加的艰难,封卡等一系列问题接连而至。

所以当下的助贷业务员,应该去思考产品端口。盯着一些优质好产品做,然后用专业度去打动高净值客户。分支线去发展个人的独立IP属性。


最后做个总结。

金融助贷行业和大部分行业本质都是通的,刚开始是行业的野蛮发展期,流量很便宜。谁都可以老一杯羹,消耗客户也没有固定的方式和方法。这一阶段就是所谓的野蛮生长。

而野蛮生长之前还有一个所谓的萌芽期,就是感觉这个东西赚钱。但是还没有开始野蛮生长,跨行业是很难的,那就只能在这个行业里面发现一个萌芽期的产品。比如说这个产品刚出来,那就猛攻一波。类似于很多人做重组,刚如重组的销售还是很快乐的。而电销被重组跑完之后,业务员也开始比较艰难了。

然后就是行业的稳定期,稳定期就是两条路径,做的大的发展护城河,做的小的,没有护城河的就去发展新产品。护城河可以是资金,也可以是专业度,也可以是公司的各种配套。

最后行业进入衰败期,有护城河的人可以生存下来,没有护城河的人只能随波逐流去换行业。

而有一个是非常值得做的事情,那就是发展流量,因为现在是流量迭代的时代。去年说是产能过剩,需要大量的销售,今年的感受是其实销售也是过剩的,大家本质上都缺的首先是流量。其次才是销售和产品。

无论如何,助贷行业不会凋零,只是会不断的进行迭代。就像以前举例的,生产火柴的会被生产打火机的打败,而生产打火机的又被设计定制化打火机的所淘汰。

助贷行业也是这样,并且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,总归是有利润的。其实也很像房产行业,聪明的开始做收房,卖房装修代卖等等业务。或者是线上直播,或者是拍短视频。